工作是最基本的民生。近年来,姑苏尽力构建工作友爱型城市,接连5年获评全国“最佳促进工作城市”。
高校结业生、工作困难人员等是要点工作集体,怎么样才干做好这些集体的工作帮扶,姑苏在全国首先探究布局“家门口”工作服务站,推进服务零距离。现在,姑苏已经在姑苏大学、南京大学姑苏校区等高校建成10个工作服务站,一起推进工作服务向创业园区、高等院校、外来务工人员集宿区等全面延伸。到本年4月底,全市共建成“家门口”工作服务站343个。
在姑苏城市学院的校园内,这儿的工作服务站为学生们供给工作方针解读、职业生涯辅导、简历咨询、升学辅导等服务。
姑苏城市学院招生工作处副处长宋丹表明,工作服务站最大的优势便是快捷,由于开在学生身边,让学生可以感觉到工作的交心、便利,学生可以在触手可及的当地遭到一些包含工作观、择业观的影响,可以及早地清晰自己的工作规划方向,做一些工作储藏。
人才因城市而聚,城市因人才而兴,城市和人才的最好联系,便是一起生长、相互成果。出生于河北的潘海涛,是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,一结业就来到姑苏开展,一路感遭到姑苏对人才的关心关心,更让他坚决了在这儿开展久居的决心。
近年来,姑苏还活跃施行“技术强市”举动,加快领军型、数字型、紧缺型、青年型高技术人才培养,在全国首先推出项目制训练,灵敏匹配市场需求,已发布294个工种,训练5.65万人次,立异推出家门口的“技术夜校”,已动态发布500余门课程清单,训练学员超万人。本年1至5月,全市乡镇新增工作人数17.77万人,约占全省新增工作人数的30%。
地址:江苏省姑苏市吴中区吴中大路1188号 邮编:215104 电话 (招生咨询热线) 传真